一下大雨就内涝,中国的排水系统到底有多差

2024-05-17 18:37

1. 一下大雨就内涝,中国的排水系统到底有多差

我们先来谈谈中国大致经历的三代排水系统,第一代是直排合流制、第二代是截流合流制、第三代是雨污分流制。
第一代直排合流制,就是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一根管道直接排入河湖,导致严重污染自然水体。
第二代截流合流制,就是在合流管道上加一个截流井和支管,支管连接污水处理厂。晴天时把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天时把雨污混合水也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但当雨量过大时,污水处理厂负荷过大,处理不了大量雨污混合水,就会通过截流井溢流至自然水体,从而造成溢流污染。
第三代雨污分流制,就是雨水通过雨水管排入自然水体,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污水处理厂,两根管道独立设置,实现了雨污分流。但这种排水系统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存在管道错接、混接现象,污水进入雨水管或雨水进入污水管。二是雨污分流解决不了面源污染的问题,降雨时,初期雨水冲刷大气和地面后,带着地面垃圾(比如垃圾中转站、餐饮、汽修、农贸垃圾)通过雨水管排入江河湖海,造成面源污染。
在雨污分流之前,大部分城市地区都是用直排合流制和截流合流制,但不管是合流制还是分流制,其实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进入自然水体的问题。
而且这三种排水系统的缺点都很明显,再加上中国城市大人口多,水文情况复杂,因此中国很多城市一下雨就内涝。
近几年很多城市开始采用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在现有管网条件下,对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智能调蓄,将雨水管内错接、混接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至市政污水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较干净的中后期雨水则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管排入自然水体,从而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进入自然水体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该系统的核心是智能分流、精准截污、削峰调蓄、智慧水务,既能实现清水与污水的分流,保证污水全收集,又能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还能将进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控制在自然水体能够自我修复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恢复自然水体的生态功能,从而实现自然水体的长治久清。

一下大雨就内涝,中国的排水系统到底有多差

2. 暴雨过后城市多内涝,排水功能为何没起作用?

城市地下排水设计其实并不难,尤其在现代基建加持下,建设排水系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但应对降雨时,城市仍然会发生内涝,尤其暴雨时,内涝现象更严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大部分情况与排水系统的本身设计无关,而是与城市路面硬化、城市垃圾有关,所以城市排水功能难处并不是建设,而是日常维护、升级。

首先说城市路面硬化,当前越是发达城市,城市中的钢筋混凝土越多,路面硬化越彻底,这在交通体验、交通通勤方面确实体验很棒,但在雨水排放期间,问题就出现了。硬化路面不具备渗水功能,不但不能像传统土路那般吸收雨水,更不能助力城市地下水。
因此降雨增多时,雨水只能汇集后往低处径流,这就相当于城市局部雨水一股脑地全涌向某一个排泄口,如同高速收费站那般,引发拥堵内涝,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很多城市要升级“海绵城市”的原因所在。

再一个是城市垃圾,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前我们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视频,大雨滂沱期间,有环卫工人或者城市热心市民、交警等,在雨水排泄口捞出一大块白色垃圾,原本被雨水淹没的路面瞬间导流恢复正常,这说明降雨期间,城市垃圾随着雨水漂流,很容易就堵塞排水口,但这只是我们能看到的表面现象。
实际上,城市地下排水系统的内部,杂物、淤泥等垃圾那才叫多,有这些垃圾的存在,就像“肠梗阻”那般,阻碍城市雨水排放,最终引发内涝,而这些垃圾的来源就是城市人口,想要保证城市排水功能畅通,只有定期彻底清淤,而很多城市当前根本做不到。

当然了,这里也不是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找借口,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当前很多城市的地下管网已经严重老化,完全跟不上城市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而升级改造又涉及到拆迁、通勤等诸多显示因素,因此这类城市没逢暴雨,必发生内涝灾害。

3. 我国频发洪涝,城市排水系统该不该背锅?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集中程度的提高,城市地区对洪水的敏感性越来越大,中国现有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经不起洪水的考验。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
目前,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大多来自历史遗留问题。许多城市在建设之初没有或不能完全理解未来城市发展的规模和形式,这导致了设计本身的巨大问题。一方面,当时道路、基础设施和排水管道的规模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城市排水系统组织不够。在许多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周围的村庄和城镇被兼并和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排水管网没有统一进行重新规划,而是将不同区域的排水管道简单串联叠加。以这种方式拼凑起来的排水系统应对大洪水的能力非常差,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它将立即陷入瘫痪。
一些排水官方网站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改变设计方案,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市政排水效果,还会导致排水系统瘫痪,无法保证正常排水。例如,当地管道埋地很高,不能保证污水正常排放到外面。在雨季,雨水会聚集在路面上,影响交通。水量预测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市政排水设计中存在一种现象,即设计者对市政排水系统正式运行后的排水情况不了解,无法具体估算水量,导致市政排水设计不合理、干扰或不足,最终影响后期整个市政排水的顺利进行。
合理估算城市排水总量。根据城镇发展规模、居民排水习惯和城镇发展速度,可以合理估算城镇综合排水总量,从而有效估算城市排水总量。同时,在实际的市政排水节能设计中,需要略高于城市排水总量,以有效保证市政排水需求。

我国频发洪涝,城市排水系统该不该背锅?

4. 为什么现在城市容易出现内涝?是地下排水不好,还是现在某一时段雨确...

排水设计有一个重现期的标准,重现期通俗的来讲就是多少年出现一次这么大的雨。也就是说重现期越大,能够抵御的雨也越大。
不同级别的城市、地区根据经济等因素,国家有制定相应的重现期标准。排水系统也就根据这个来设管径等。我们国家由于经济的原因,制定的标准要低于欧美等国,但是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还是有提高的。还有就是我国这么多年来比较注重地上建设,对地下建设的考虑一般都注重当前,对未来的发展变化考虑较少。有些城市的排水系统是上世纪就建设的现在还没怎么改造,排水管管径当时足够,对于现在来说未必够的。如果出现了大于等于重现期的雨,就很容易内涝。
再一点就是有些地区的地势太低了,一下起大雨都汇聚到当地,排水口肯定是在地区的较低处,就根本排不出去。

5. 为何城市排水系统不正确就会出现内涝?

每年夏季,南方的阴雨天气都比较多,降雨量也比较大。今年南方的雨季和梅雨天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洪涝灾害。巢湖水位创下了历史新高,许多城市也发生了严重的内涝。比如,在今年高考期间,黄山歙县因内涝,学生和老师们无法准时参加语文和数学的考试。为什么我们说城市排水系统不通畅就会出现内涝?因为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水,如果排水出现了问题,降雨量大且降雨时间长,很容易就会出现城市内涝。
首先,降雨量和降雨时间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这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能做的就是合力是做好防范措施。降雨如何排掉?有一部分是通过渗透到土里,变成地下水。城市高楼大厦数不胜数,路都是用水泥或者柏油铺成的,绿化带占地面积不大。这种情况下,雨水下渗成为地下水也只是一小部分,无法满足排水的需求。所以我们主要的排水工作都需要交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可见科学的排水系统多么的重要。
我们现在很多城区的排水系统都是很多年前设计的,没有仔细考虑到中国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特点,所以已经不是很实用了。排水系统无法顺利地排完雨水,造成了城市内涝。重新设计、完善排水系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耗时、耗钱、耗力,困难重重,但目前我们的政府仍在积极地改造,希望能够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
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的时候,居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出行安全,不要进入内涝比较严重的区域,特别是不知深浅的内涝区。内涝只是一时的,大家不用过度担心,相信国家和政府会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为何城市排水系统不正确就会出现内涝?

6. 南方的暴雨洪灾是因为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好吗?

中国的城市,的确很失败,唉~
你们可以去看看超级城市频道...
下水道,地下排水,给水,才是一座城市的根本!
外国几百年的城市下水道,到如今依然使城市内涝,排水,提供了保障...
在中国,人们队下水道的理解基本上就是一条管子,但是在西方日韩,下水道的概念跟中国人理解的根本就是两码事。
大环境不同,因为政府的远期规划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速度! 
其实中国的决策者们,不考虑百年防灾工程,却要为地面上的建筑而兴国兴力,只为让人一眼就洞穿决策者的眼所能见到的大工程??!!!
人家说的下水道就是巨大的地下隧道。规模堪比地铁,哪像中国,动不动就堵塞,中国的城市建设就是邋遢,一点远见也没没有...
也许我们中国的同胞太多了,人多吃的多,拉的也多,下水道挖的太深太大,也许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几个,所以不能挖的太大.而外国人口太少,想怎么挖就怎么,就那几个人,随便怎么也够用,  我想这就是根本原因吧!
其实领导所想的是,能看得到的才是政绩。
表面工程,比隐性工程更来的有实际效益,结果楼一栋一栋的,一场大雨,成了水城威尼斯了。
虽然国外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比我们早,但下水道的确已经经历了几百年了,我们改革开放也才三十年嘛,人家都发展了几百年的下水道,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
虽然国内一些新建城区在这方面就参照了国外经验,也应该有那样的下水系统的。
但是目前政府对于这方面的投资和规划的确一点进程多没有!
中国的城市和中国自由放任的经济一样!!!
岛市城市排水系统地下设施很多都是以前德国人搞的,现在用起来依然很好!
感谢严谨 聪明的日耳曼人给青岛设计了这么超前先进的排水设施............

7. 严重,为什么中国这些大城市的排水系统这么差

因为排水管道口径小、标准低,排水能力不够。
“城市内涝,表现在管线上的原因是,排水管道口径小、标准低。”海南省水务厅副厅长沈仲韬对人民网记者说。中国早期的排水管道,是按照苏联标准建的,然而中国很多地区的降水量明显比苏联大,所以管线设计存在问题。
后来随着城市化扩张速度加快,但地下建设没有地上快,很多管线建设没有综合系统考虑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例如,北京很多立交桥,排水必须靠水泵抽到排水管里,雨量一大就倒灌,桥下就会深度积水。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副主任左剑恶教授表示,地下的发展很难跟得上我国城市的发展进程。
国外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在若干年是相对稳定的,而我们是跨越式的变化,谁都预测不到的变化。例如,清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40万吨,刚建成发现不够,变成了50万吨,后来发现还不行,马上扩建,现在已经55万吨,又在扩建。总是不够。

严重,为什么中国这些大城市的排水系统这么差

8. 不能再让暴雨给城市排水系统“蒙羞”

前阶段,河南、浙江、江苏等省份连遭极端暴雨天气,特别是河南不仅再现“城市看海”现象,也导致了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城市化程度越高,市政排水管网领域的重要性就越凸显,特别是建设质量绝不能打折扣。
  
 据统计,2018年以来,苏州检察机关已办理涉城镇排水管网建设案件7件9人,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2份,发现在项目招投标、工程建设、审核验收等环节中存在诸多隐患。如王某利用负责的污水管网建设、设备采购、项目招投标等职务便利,违规帮助协调解决预应力方桩偏移和断裂问题,干预项目设备采购,还在沉井出现施工偏位情况后认为“问题不大”而让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在自身获得巨额利益的同时,让整个城市承担不利后果。
  
 近年来,极端天气造成的重大自然灾害较多,城市排水领域频频出现问题。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犯罪案件,它们昭示管理机制、法律追责、巡查养护存在诸多问题,而现阶段对于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刑事责任追究,主要为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国家工作人员涉及的职务犯罪,对违反规定导致工程本身质量不过关,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等情况还难以进行及时追责。此外,巡查养护往往流于形式,不仅破坏城市管网正常运行,更降低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法国作家雨果曾在《悲惨世界》中感叹: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城市排水设施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有效运转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从法律、制度、科技等方面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首先,要强化制度机制执行。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压实主管部门责任,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多部门合作、多专业协同、各方面参与的治理格局。进一步规范排水管网工程项目评审、招投标等工作。加大对建设工程检查力度,规范项目验收流程。全面排查排水管网等设施功能状况,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不折不扣开展巡查养护工作。
  
 其次,加大法律保障力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监管,检察机关应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依法查处侵占、破坏排水防涝设施,以及随意封堵雨水排口等情况。同时充分适用好重大责任事故罪等法律规定,进一步明晰各责任主体的责任,详细阐释其犯罪构成,鼓励举报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从而有效依法开展追责。
  
 最后,应建立完善的智能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防洪排涝管理相关信息,在排水设施关键节点、易涝积水点等风险隐患、易涝区域安装智能化感知终端设备,满足日常管理、预警预报、防汛调度等需要,不断提升城市排水领域智能管控水平。